“品线上文物 学红色文化”线上精品革命文物展(一)
2024-07-22 栏目:最新动态自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战役纪念馆以来,在四野子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,我馆的文物征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、收获了新成果,大大地丰富了我馆文物藏品类型。
2024年7月2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馆四周年的日子,为此我馆特推出了四期“线上革命文物精品展”,主要选取2020年至今征集的文物,通过线上媒体的宣传方式,让读者观看革命文物,了解先辈们的故事、感受四战四平这段红色历史,激励后辈砥砺奋进,再谱新篇。
一、精品革命文物展第一期:
1.周培然1955年授衔时的校官礼服:
原1纵2师5团2营副营长周培然1955年授衔时的校官礼服
新中国成立后,为了加强军队的正规化、现代化建设,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很快被提上了日程。1954年为了配合实行军衔制,对军服的样式、用料和供应办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。军衔服装经毛主席亲自审查,国务院第十八次会议批准,于1955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,这一时期的军服简称55式军服。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。
在四平战役纪念馆的展柜里,暖色的灯光照亮了一套蓝色的55式校官礼服,它的主人是出生于山东省东明县的周培然(1920年-1991年)。周培然,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,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7年,周培然任1纵2师5团2营副营长参加了四平攻坚战,按照“东总”的统一部署,四平西南的新立屯、海丰屯一线作为1纵2师的主攻方向。战斗打响后,1纵2师全力向国民党第三守备区发起总攻,周培然身先士卒,奋勇冲锋。6月21日,5团伤亡较大,奉命撤出战斗休整待命。四平攻坚战结束后,周培然又参加四平收复战、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等。1955年被授予了少校军衔。
周培然老人虽然离开了我们,但他对四平这片黑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,这里是他曾经和战友共同战斗过的地方,因此老人离世后,他的子女们将这件视为“传家宝”的礼服无偿地捐给了四平战役纪念馆,希望能够激励后辈学习、了解、记住这段红色革命历史。
时光流转,暮来朝去,几十年过去了,礼服的颜色依然鲜艳,肩上的五角星熠熠生辉,如同周培然老人的初心一般,经历岁月的洗礼依旧保持本色。这件校官礼服承载着周培然老人作为一名军人的理想与愿景,更是他战斗功勋的见证。曾经在战场上英勇奋进的他们,成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守护者,承载着人民的期望与信任,走在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。佩戴上勋章,穿上礼服,光荣与梦想,灿烂与辉煌,在这一瞬间绽放。
(捐赠人:周铁军、周英、周俊、周铁城)
2. 潘子寿的三级解放勋章:
原1纵2师5团供给处股长潘子寿荣获的三级解放勋章
2024年6月,在何世举之子何斌的建议下,其战友潘红星决定将父亲潘子寿的一些遗物捐献给四平战役纪念馆,其中1枚三级解放勋章尤为珍贵,也是我馆迄今为止唯一一枚入藏的解放勋章。
解放勋章是我军三大勋章之一(八一勋章、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),勋章共分三级:一级授予解放战争时期的军级以上及其相当干部,二级授予解放战争时期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,三级授予解放战争时期的团级和营级及其相当干部。
这枚三级解放勋章直径4.4厘米,整体是五角星样式,中间由圆形包围,中心图案是红星照耀下的天安门,象征我党领导人民武装夺取全国胜利。章体背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,并印有一九五五年北京,表明奖章发放时间和地点。时间在这枚闪耀的勋章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,金属的氧化使它增添了独有的历史厚重感,而那颗红色的五星却依旧闪耀,照亮了新中国的奋进之路。
潘子寿,1924年1月26日出生于江苏涟水,1941年7月入伍,怀着对祖国无比的热爱,为抗日救亡参加革命,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7年,时任1纵2师5团供给处股长的潘子寿参加四平攻坚战,出色地完成了战斗的后勤供给工作。此后又参加了四平收复战、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、南下宜沙战役、湘西和广西追歼作战,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。
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,他屡立战功,曾荣获独立自由奖章、三级解放勋章、朝鲜三级国旗勋章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等。1979年10月光荣离休,副师职。于2020年7月20日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,因病医治无效逝世,享年97岁。
勋章无声,镌刻荣耀,它烙印着一段烽火岁月,诉说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,传承着战士们英勇善战、斗志昂扬的崇高精神。今后,这份荣誉将被更多的人见证,潘子寿老人鞠躬尽瘁、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的革命精神永远长存。
(捐赠人:潘红星)